雙十一,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購物節,每年都吸引著無數消費者的目光和錢包。在這場消費盛宴中,化妝品作為顏值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備受關注。2023年的雙十一,化妝品行業又有哪些亮點和趨勢呢?讓我們一起來看看。 行業大盤:增速放緩,理性繁榮 根據星圖數據1,2023年雙十一期間全網成交額為11386億元,同比+2.1%,增速相較往年進一步放緩。其中,綜合電商平臺GMV為9235億元,同比-1.1%;直播電商GMV為2151億元,同比+18.6%;新零售GMV為236億元,同比+8.3%;社區團購GMV為124億元,同比-8.1%。 從平臺促銷力度來看,折扣幅度整體與去年同期相近,折扣規則更加簡化。天貓平臺延續每滿300減50的滿減活動,同時引入“官方立減15%”;抖音平臺直接采取“官方立減15%”的活動,大促活動玩法簡化,優化消費者體驗的同時或有助于優化湊單退貨。 從用戶行為來看,流量見頂、營銷競爭加劇,存量客戶價值挖掘成為重中之重,會員運營被提上新高度。據QuestMobile2,2023年雙十一期間移動購物APP行業日活躍用戶規模為21.4億,較2022年同期同比-5.6%。在流量見頂下,平臺之間爭奪存量流量,用戶重合度提升。廣告投放突出低價、力度提升,競爭加劇或致轉化效率下降。 綜上,2023年雙十一化妝品行業呈現出理性繁榮的態勢,增速放緩但仍保持穩定,各平臺競爭激烈,消費者更加理性和精明。 品類表現:美妝承壓,運動戶外、家居、食飲等品類突出 在綜合電商平臺中,個護美妝下滑幅度最大,食品飲料及戶外運動增速突出。根據星圖數據1,2023年雙十一期間(10.31-11.11),綜合電商平臺(含點淘)細分類目銷售額中個護美妝以786億元排名第4,同比持平;增速上個護美妝同比-4.4%,在前10大類目中下滑最大。食品飲料及戶外運動增速突出,分別達7.5%/7.2%。 在抖音平臺中,美妝增速83%,低于其他類別,份額有所下滑。根據蟬媽媽和果集飛瓜數據3,2023年雙十一期間(2023年10.20-11.11),美妝護膚銷售額位列第2,份額占比10%/同比-5%;增速上美妝護膚銷售額較2022年雙十一(2022年10.25-11.11)同比+83%,增速在十大經營類目中排名靠后。家居建材、3C數碼、運動戶外表現突出,增速分別達+184%/+170%/+161%。 從品類表現來看,美妝品類在各平臺中都表現不佳,增速低于其他品類,份額有所下降。這可能與美妝品類的高頻消費、低價競爭、品牌分化等特點有關。而運動戶外、家居、食飲等品類則受益于消費升級、健康生活、居家辦公等趨勢,增速較高,市場潛力巨大。 品牌競爭:國貨品牌崛起,品質消費占上風 在品牌競爭方面,國貨品牌表現搶眼,成為雙十一的一大亮點。根據星圖數據1,2023年雙十一期間,天貓平臺243個國貨品牌進入“億元俱樂部”,占比超過60%;京東平臺國貨品牌成交額占比超過50%;拼多多平臺國貨美妝成為入駐拼多多百億補貼數量最多的品類。國貨品牌的崛起,得益于其對產品質量、功效、創新、文化等方面的不斷提升,以及消費者對國貨的認可和支持。 在國貨品牌中,有些品牌表現尤為突出,如完美日記、花西子、歐萊雅、資生堂等。完美日記以其高性價比、高顏值、高創新的產品,成為天貓平臺美妝品類的銷售冠軍,累計銷售額超過30億元;花西子以其國風設計、文化傳承、社交營銷的策略,成為抖音平臺美妝品類的銷售冠軍,累計銷售額超過3億元;歐萊雅和資生堂則憑借其品牌影響力、產品功效、會員運營等優勢,在各平臺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。 從品牌競爭來看,國貨品牌已經成為化妝品行業的主流力量,與國際品牌展開了激烈的競爭。在這場競爭中,品質消費占據了上風,消費者更加注重產品的成分、功效、質量等,而不是單純的價格和折扣。這對國貨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也為國貨品牌帶來了更大的機遇。 總之,2023年雙十一化妝品零售分析顯示,化妝品行業呈現出理性繁榮的態勢,國貨品牌崛起,品質消費占上風,行業競爭加劇,創新驅動發展。未來,化妝品行業將迎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,值得我們持續關注。
版權聲明
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費閱讀,著作權歸作者本人所有,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,請及時告知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、停止繼續傳播 聯系電話:010-51528362
關鍵詞:化妝品